出发啦!

8月17日至25日,由青年观塘、秀茂坪青年团合办;青年发展委员会、政府资助计划赞助的“一带一路”新西兰地理文化融和交流团顺利举行!

在机场与外国友人交流一带一路知识
此行旨让香港青年透过透过考察生态能源、一带一路研讨、毛利文化体验及义工服务,使香港青年有以下体会:
1.认识新西兰地理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借鉴经验,探索香港模式
2.建立两地青年友谊,促进中新人民民心相通
3.瞭解中新关係在一带一路的重要性,说好中国故事
4.鼓励青年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抓紧发展机遇,实现自我价值
一树山

我们的第一站是一树山。这座山以其壮观的景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闻名遐迩。登上山顶,能俯瞰到广袤的草地和连绵的山脉,这些景象彷彿是一幅自然画卷。山脚下的羊群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游荡,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

最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在旅程中看到了彩虹。五颜六色的光芒跨越天际,让人心情愉悦,也为整个旅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City Walk

香港青年团近日踏上了新西兰的奥克兰市中心,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城市漫步之旅。此次行程不仅是一次放松的旅行,更是一次充实的学习之旅,通过访问奥克兰的标志性地标,香港青年深入了解了这座城市的教育、文化和历史。

第一站是奥克兰美术馆,这是新西兰最大的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新西兰及国际艺术作品。在导览的过程中,青年们不仅欣赏到了各种艺术风格和作品,还通过讲解了解了新西兰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随后,青年团来到了艾伯特公园,坐落于奥克兰市中心。公园内绿意盎然,雕塑和历史遗迹点缀其间,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宁静的放松空间。

青年团还参观了奥克兰理工大学,这是一所具有创新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等学府。青年团成员们在校园内参观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图书馆。
与当地老师学习交流

青年团来到新西兰的一所著名英语大学,展开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学习交流之旅。在这次交流中,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新西兰的现况,还与当地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丰富的互动。

在交流过程中,通过参与各种课程和研讨会,对新西兰的经济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们学习到新西兰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旅游和服务业。新西兰的农业产品,尤其是乳制品、羊毛和肉类,对经济有著重要的贡献。

此外,青年团还参加了毛利文化的工作坊,学习了毛利语、传统工艺和毛利专属舞蹈哈卡舞。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族,拥有独特且悠久的文化传统。
一带一路研讨会

新西兰作为全球贸易网络的重要一环,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充满兴趣。Will Zhang详细阐述了新西兰如何利用其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寻求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机会,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及人文交流方面。

一带一路旨在促进中国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新西兰在这一过程中,希望能够提升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并利用该倡议拓展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刘柏麟
团友感想

阳光照耀在南半球的大地上,清凉的风吹著这美丽的土地,夕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使我对这里瞬间感到迷恋,心情得到淨化,烦恼通通抛在脑后。
没错,我们前往了一个和中国有著密切外贸合作关係的国家-新西兰。在这九天八夜的行程中,我们前往了新西兰的奥克兰和罗托路亚一带进行参观交流,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我们在团前活动时,有讲者已经为我们讲解了中国和新西兰的一带一路关係。新西兰是第一个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西方国家。在气候问题,环境保护,全球问题上,新西兰坚决和中国站在同一阵线,两国关係亦因此变得友好。一带一路方针也为双方进一步加强了在贸易,投资,基础建设等方面上提供新机遇。
第一天,我们准时到达香港国际机场,搭乘前往悉尼的航班。我们在飞机上渡过了长达九小时的航程。在飞机上,我彻夜难眠。既对新西兰这个从未到访过的国家感到期待,又对未知的事件感到紧张,使得我怎麽睡都睡不著。幸好,在客舱开灯的一刻,在阳光逐渐升起,形成橙黄色的一条平线的时候,我不禁发出了惊叹。之前的不安总算是得到一些治癒。
飞机迎著阳光降落在了悉尼金斯福德国际机场。完成转机程序后,我们需要完成大会给我们的任务:向一位外国人简单介绍一带一路。然而我并不擅长与人搭讪,更何况是外国人呢!我只好硬著头皮向他讲解我所会的东西。可惜,我心里已经忘记了如何组织语言。最后还是别人替我解围,才勉强完成了此次任务。在这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尚有不足。因此,我必须时刻提升自己,日后才能减少尴尬的场面。
到达了奥克兰机场之后,我们便马上前往了一树山进行游览。在走向山顶的途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的羊。在这里,我们得到了一组数据:新西兰的人口约为500万人,而新西兰的羊的数量是2500万。换言之,羊的数目要比人的数量多出5倍之多。这组数据似乎并没有甚麽用处,但我们却在旅途过程中不断遇见羊。在香港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是很难看见的。我们都兴高采烈地拍照,务求记录下这一精彩的瞬间。
随后的几天,我们马不停蹄地前往了奥克兰的多个景点。例如:参观大教堂,了解了教堂的历史和一些冷知识;参观艺术画廊,学习了西方的画作以及当代考古学家如何透过高科技保存及向他人解释画作的意义;参观水族馆;了解新西兰对于海洋环境多样性的保护。
我觉得最有趣的活动是第三天,我们前往了奥克兰大学进行活动。上午,我们和一位老师上课。内容大概是讨论新西兰的旅游业。我们讨论了新西兰在旅游业中如何保持发展和环境保育平衡,以及旅游业对于新西兰市民的衣食住行有何影响。我们都获益良多。从中,我明白到旅游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有利有弊的。政府需要想出不同的政策方针去保持两者的平衡。此外,政府亦需要考虑到旅游业的持续性。如果政府不能保持旅游业的持续性,旅客数量将持续下降,届时政府的收入便会大大降低。作为游客,我们也有责任协助保持该地的旅游业持续性。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不要留下大量垃圾,更不应该罔顾他人感受,对当地人留下坏印象。
在和老师和当地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勇敢和他们表达我的想法。这也让我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也让我觉得和当地人交流其实不需要感到过度紧张,只需以平常心面对即可。
此外,我们也前往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馆进行交流。三位官员的热情接待使我感到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祖国总会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当我们遇到任何困难,无论大小,只要我们向领事馆寻求协助,领事馆就一定会帮我们解决问题。回想过去,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非常弱的国家。国民在国外生活常常被歧视,生活处处有障碍。国家看到此情此景却是爱莫能助。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国。所有国家都不敢和中国作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几十年的国力迅速提升之外,国民在国外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在提问环节中,我的团友询问了很多问题。大使们亦耐心地向我们解答。
通过这次参观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馆的经历后,我对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有更多的兴趣。我要耐心聆听所有的细节,尽量把所有的信息都记下来,务求让更多人都了解祖国的强大。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我们在短短七天时间内便完成了所有行程。在最后一天,我们在凌晨三点半左右出发,并赶上了返回香港的航班。在飞机上,我已经没有来时的那种紧张。看著座椅前方的电子地图,飞机逐渐靠近香港,我的心百感交集,想到的都是旅途中的种种画面。作为第一组的组长,从一开始我并不熟悉我的队友,在点名的时候都要花很多时间,再到后来我逐渐深入了解了的队友,打成一片,这个过程真的是十分奇妙。在和队友一起前往各种地方旅游时,我们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
或许,你可能会认为这趟旅程特别辛苦,要走很多路,每次回到酒店都恨不得马上上床睡觉。诚然,我也这样觉得。但是一想到我们在短短九天的行程中就能拜访许多景点,且还可以扩阔视野,对新西兰这个岛国有更深入的了解时,再疲倦的感觉也烟消云散。
并且,我衷心感谢每一位和我一起到访新西兰的同学,也感谢活动的每一位筹备者,我们才能安全安心地从北纬22度的香港,一路来到南纬约37度的奥克兰一带参观,见识到那些在大城市中看不到的风景,见识到那些珍贵的人和物,见识到新西兰独特的魅力。
阳光照耀在南半球的大地上,清凉的风吹著这美丽的土地,夕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这个地方就是新西兰。这里是多麽的美丽,美丽得使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Judy
团友感想

在这次的旅行中让我有很多感想想说,首先就是我去新西兰这个国家之前,一直都对这个国家很陌生,只知道这个国家离我很远,但这次有幸能够参加这次的交流团。因为这次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不跟家人朋友一起去很远的地方旅游。在旅游之前我一直都有在做攻略,然后也听到很多人对这个国家不同的评价。但当我真正的去到这个国家之后,我发现是不能只听别人的评论去判断不同事物。去之前很多人都说新西兰最近治安变乱而且也会出现种族歧视但去之后发现,这裡的城市是多元化城市有很多不同族裔都在这个国家生活,而且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是对不同族裔友善。而且这个国家的风景很好看,他们也很注重环保。在这次的交流团裡我也有去参与植树,也了解到他们对大自然有多麽的爱护。对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入境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足以证明新西兰这个国家很依赖大自然同时也会很保护,再去罗托路亚看哈比人村和萤火虫洞的时候也看到他们让我们欣赏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会让我们严格遵守他们的规则。这是让我感到值得深思的,我觉得他们是真的很努力去守护大自然。不是只会利用大自然去赚取更多金钱的。所以我觉得不能只靠网络上不同的评论去评价任何事,因为发现当你亲自去看和了解就会发现其实可能根本没有网络上说的那样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