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交流】「一帶一路」新西蘭地理文化融和交流團(上)


出發啦!

8月17日至25日,由青年觀塘、秀茂坪青年團合辦;青年發展委員會、政府資助計劃贊助的「一帶一路」新西蘭地理文化融和交流團順利舉行!

在機場與外國友人交流一帶一路知識

此行旨讓香港青年透過透過考察生態能源、一帶一路研討、毛利文化體驗及義工服務,使香港青年有以下體會:

1.認識新西蘭地理文化和可持續發展,借鑒經驗,探索香港模式

2.建立兩地青年友誼,促進中新人民民心相通

3.瞭解中新關係在一帶一路的重要性,說好中國故事

4.鼓勵青年投身一帶一路建設,抓緊發展機遇,實現自我價值

一樹山

我們的第一站是一樹山。這座山以其壯觀的景色和獨特的地理位置聞名遐邇。登上山頂,能俯瞰到廣袤的草地和連綿的山脈,這些景象彷彿是一幅自然畫卷。山腳下的羊群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遊蕩,增添了不少生機和活力。

最令人驚喜的是,我們在旅程中看到了彩虹。五顏六色的光芒跨越天際,讓人心情愉悅,也為整個旅程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City Walk

香港青年團近日踏上了新西蘭的奧克蘭市中心,展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城市漫步之旅。此次行程不僅是一次放松的旅行,更是一次充實的學習之旅,通過訪問奧克蘭的標誌性地標,香港青年深入了解了這座城市的教育、文化和歷史。

第一站是奧克蘭美術館,這是新西蘭最大的藝術博物館,館內收藏了大量新西蘭及國際藝術作品。在導覽的過程中,青年們不僅欣賞到了各種藝術風格和作品,還通過講解了解了新西蘭藝術的歷史與發展。

隨後,青年團來到了艾伯特公園,坐落於奧克蘭市中心。公園內綠意盎然,雕塑和歷史遺跡點綴其間,為參觀者提供了一個寧靜的放松空間。

青年團還參觀了奧克蘭理工大學,這是一所具有創新精神和現代教育理念的高等學府。青年團成員們在校園內參觀了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圖書館。

與當地老師學習交流

青年團來到新西蘭的一所著名英語大學,展開了一段意義非凡的學習交流之旅。在這次交流中,他們不僅深入了解了新西蘭的現況,還與當地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豐富的互動。

在交流過程中,通過參與各種課程和研討會,對新西蘭的經濟狀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們學習到新西蘭的經濟主要依賴於農業、旅遊和服務業。新西蘭的農業產品,尤其是乳製品、羊毛和肉類,對經濟有著重要的貢獻。

此外,青年團還參加了毛利文化的工作坊,學習了毛利語、傳統工藝和毛利專屬舞蹈哈卡舞。毛利人是新西蘭的原住民族,擁有獨特且悠久的文化傳統。

一帶一路研討會

新西蘭作為全球貿易網絡的重要一環,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充滿興趣。Will Zhang詳細闡述了新西蘭如何利用其地理優勢和經濟實力,尋求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機會,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往來及人文交流方面。

一帶一路旨在促進中國與亞洲、歐洲、非洲等地區的貿易和投資合作,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新西蘭在這一過程中,希望能夠提升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並利用該倡議拓展與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劉柏麟

團友感想

陽光照耀在南半球的大地上,清涼的風吹著這美麗的土地,夕陽漸漸消失在地平線上,使我對這裏瞬間感到迷戀,心情得到淨化,煩惱通通拋在腦後。

沒錯,我們前往了一個和中國有著密切外貿合作關係的國家-新西蘭。在這九天八夜的行程中,我們前往了新西蘭的奧克蘭和羅托路亞一帶進行參觀交流,獲益良多,受益匪淺。

我們在團前活動時,有講者已經為我們講解了中國和新西蘭的一帶一路關係。新西蘭是第一個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的西方國家。在氣候問題,環境保護,全球問題上,新西蘭堅決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兩國關係亦因此變得友好。一帶一路方針也為雙方進一步加強了在貿易,投資,基礎建設等方面上提供新機遇。

第一天,我們準時到達香港國際機場,搭乘前往悉尼的航班。我們在飛機上渡過了長達九小時的航程。在飛機上,我徹夜難眠。既對新西蘭這個從未到訪過的國家感到期待,又對未知的事件感到緊張,使得我怎麼睡都睡不著。幸好,在客艙開燈的一刻,在陽光逐漸升起,形成橙黃色的一條平線的時候,我不禁發出了驚嘆。之前的不安總算是得到一些治癒。

飛機迎著陽光降落在了悉尼金斯福德國際機場。完成轉機程序後,我們需要完成大會給我們的任務:向一位外國人簡單介紹一帶一路。然而我並不擅長與人搭訕,更何況是外國人呢!我只好硬著頭皮向他講解我所會的東西。可惜,我心里已經忘記了如何組織語言。最後還是別人替我解圍,才勉強完成了此次任務。在這次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認為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尚有不足。因此,我必須時刻提升自己,日後才能減少尷尬的場面。

到達了奧克蘭機場之後,我們便馬上前往了一樹山進行遊覽。在走向山頂的途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的羊。在這裏,我們得到了一組數據:新西蘭的人口約為500萬人,而新西蘭的羊的數量是2500萬。換言之,羊的數目要比人的數量多出5倍之多。這組數據似乎並沒有甚麼用處,但我們卻在旅途過程中不斷遇見羊。在香港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是很難看見的。我們都興高采烈地拍照,務求記錄下這一精彩的瞬間。

隨後的幾天,我們馬不停蹄地前往了奧克蘭的多個景點。例如:參觀大教堂,了解了教堂的歷史和一些冷知識;參觀藝術畫廊,學習了西方的畫作以及當代考古學家如何透過高科技保存及向他人解釋畫作的意義;參觀水族館;了解新西蘭對於海洋環境多樣性的保護。

我覺得最有趣的活動是第三天,我們前往了奧克蘭大學進行活動。上午,我們和一位老師上課。內容大概是討論新西蘭的旅遊業。我們討論了新西蘭在旅遊業中如何保持發展和環境保育平衡,以及旅遊業對於新西蘭市民的衣食住行有何影響。我們都獲益良多。從中,我明白到旅遊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有利有弊的。政府需要想出不同的政策方針去保持兩者的平衡。此外,政府亦需要考慮到旅遊業的持續性。如果政府不能保持旅遊業的持續性,旅客數量將持續下降,屆時政府的收入便會大大降低。作為遊客,我們也有責任協助保持該地的旅遊業持續性。我們應該愛護環境,不要留下大量垃圾,更不應該罔顧他人感受,對當地人留下壞印象。

在和老師和當地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勇敢和他們表達我的想法。這也讓我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也讓我覺得和當地人交流其實不需要感到過度緊張,只需以平常心面對即可。

此外,我們也前往中國駐奧克蘭總領事館進行交流。三位官員的熱情接待使我感到無論我們走到哪裏,我們的祖國總會作為我們堅強的後盾。當我們遇到任何困難,無論大小,只要我們向領事館尋求協助,領事館就一定會幫我們解決問題。回想過去,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非常弱的國家。國民在國外生活常常被歧視,生活處處有障礙。國家看到此情此景卻是愛莫能助。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強國。所有國家都不敢和中國作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在幾十年的國力迅速提升之外,國民在國外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在提問環節中,我的團友詢問了很多問題。大使們亦耐心地向我們解答。

通過這次參觀中國駐奧克蘭總領事館的經歷後,我對了解國家政策方針有更多的興趣。我要耐心聆聽所有的細節,盡量把所有的信息都記下來,務求讓更多人都了解祖國的強大。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我們在短短七天時間內便完成了所有行程。在最後一天,我們在凌晨三點半左右出發,並趕上了返回香港的航班。在飛機上,我已經沒有來時的那種緊張。看著座椅前方的電子地圖,飛機逐漸靠近香港,我的心百感交集,想到的都是旅途中的種種畫面。作為第一組的組長,從一開始我並不熟悉我的隊友,在點名的時候都要花很多時間,再到後來我逐漸深入了解了的隊友,打成一片,這個過程真的是十分奇妙。在和隊友一起前往各種地方旅遊時,我們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回憶。

或許,你可能會認為這趟旅程特別辛苦,要走很多路,每次回到酒店都恨不得馬上上床睡覺。誠然,我也這樣覺得。但是一想到我們在短短九天的行程中就能拜訪許多景點,且還可以擴闊視野,對新西蘭這個島國有更深入的了解時,再疲倦的感覺也煙消雲散。

並且,我衷心感謝每一位和我一起到訪新西蘭的同學,也感謝活動的每一位籌備者,我們才能安全安心地從北緯22度的香港,一路來到南緯約37度的奧克蘭一帶參觀,見識到那些在大城市中看不到的風景,見識到那些珍貴的人和物,見識到新西蘭獨特的魅力。

陽光照耀在南半球的大地上,清涼的風吹著這美麗的土地,夕陽漸漸消失在地平線上。這個地方就是新西蘭。這裏是多麼的美麗,美麗得使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Judy

團友感想

在這次的旅行中讓我有很多感想想說,首先就是我去新西蘭這個國家之前,一直都對這個國家很陌生,只知道這個國家離我很遠,但這次有幸能夠參加這次的交流團。因為這次是我第一次出國,也是第一次不跟家人朋友一起去很遠的地方旅遊。在旅遊之前我一直都有在做攻略,然後也聽到很多人對這個國家不同的評價。但當我真正的去到這個國家之後,我發現是不能只聽別人的評論去判斷不同事物。去之前很多人都說新西蘭最近治安變亂而且也會出現種族歧視但去之後發現,這裡的城市是多元化城市有很多不同族裔都在這個國家生活,而且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是對不同族裔友善。而且這個國家的風景很好看,他們也很注重環保。在這次的交流團裡我也有去參與植樹,也了解到他們對大自然有多麼的愛護。對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入境要求是非常嚴格的足以證明新西蘭這個國家很依賴大自然同時也會很保護,再去羅托路亞看哈比人村和螢火蟲洞的時候也看到他們讓我們欣賞大自然的美同時也會讓我們嚴格遵守他們的規則。這是讓我感到值得深思的,我覺得他們是真的很努力去守護大自然。不是只會利用大自然去賺取更多金錢的。所以我覺得不能只靠網絡上不同的評論去評價任何事,因為發現當你親自去看和了解就會發現其實可能根本沒有網絡上說的那樣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