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發展】「一帶一路」新疆生態文化融和交流團(上)


2025年4月18日至25日,由青年觀塘舉辦;青年發展委員會、政府資助計劃贊助的「一帶一路」新疆生態文化融和交流團圓滿結束啦!

此次新疆交流團旨在讓香港青年透過參觀歷史博物館、體驗維吾爾族傳統打馕技藝、學習維吾爾族特色新疆舞蹈,並與當地初中生交流互動等,深入了解新疆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和風土人情。

首站抵達庫木塔格沙漠,金色沙海與蔥鬱綠洲在此交織,勾勒出震撼人心的西域畫卷。駝鈴聲中,香港青年騎上雙峰駱駝,隨著起伏的步伐感受古絲綢之路的悠遠;

坐上轟鳴的越野車,在沙丘間飛馳,體驗風馳電掣的刺激;手持滑沙板,從陡峭沙坡俯衝而下,耳畔呼嘯的風聲與此起彼伏的歡笑聲在沙漠中迴盪。

踏入酒莊,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葡萄香氣與醇厚的酒香。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青年們參觀了佈滿橡木桶的地下酒窖,了解葡萄酒從西域傳入中原的悠久歷史,以及新疆獨特的氣候環境如何孕育出高品質的釀酒葡萄。

行程第三站,我們來到聞名遐邇的火焰山。此前火焰山對外宣傳地表溫度高達 80多度,讓青年們滿懷 “炙熱” 期待。然而抵達後,大家卻發現實際溫度並未如傳聞般灼人,紛紛笑稱 “感覺被騙了”。

儘管少了高溫的衝擊,青年們還是一邊拍照打卡,一邊討論著《西遊記》裡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以輕鬆愉快的方式收穫了別樣的旅行體驗。

步入坎兒井這座地下水利工程,陰涼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縱橫交錯的暗渠中,清澈的地下水潺潺流動。青年們俯身用礦泉水瓶灌滿井水,並輕啜一口,清冽甘甜的滋味瞬間沁入心脾。

抬眼望向坎兒井精巧的豎井與暗渠設計,大家不禁感歎古人在乾旱環境下創造出如此偉大水利工程的超凡智慧。

在維吾爾族師傅的耐心指導下,香港青年們挽起袖子,將揉好的麵團鋪展成圓餅,熟練地用木戳在餅面印出精美的花紋,再貼入壁爐中烘烤。

不一會兒,金黃酥脆的馕餅出爐,香氣四溢。師傅笑著分享道,馕餅因特殊的製作工藝和乾燥的氣候環境,能在當地保存超過一個月,是維吾爾族民族遠行必備的 “長壽美食”。

音樂一響,循著節奏,青年們紛紛加入舞蹈,跟著舞者們學習輕盈的旋轉、靈動的手勢,起初略顯笨拙的步伐,在熱情的感染下漸漸變得流暢。

大家踏著節拍,時而揚臂高歌,時而踏地為節,在新疆特有的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歡聲笑語與悠揚樂聲交織,讓這片土地洋溢著民族團結與文化交融的溫暖氣息。